近年来,歙县县委编办立足长远,系统谋划,坚持以党建为引领,不断盘活优化机构编制资源,重点保障教育、卫生等重点领域用编需求,助力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。
一是坚持党的领导,强化党建引领。突出机构编制部门政治机关属性,把机构编制工作放到县委县政府全局和中心工作中去谋划,统筹编制资源,保障重点领域编制需求。根据县直属机关工委批准部分县政府工作部门设机关党委后,在有关部门“三定”规定中明确了机关党委的工作职责,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支持和协助行政负责人完成本单位所担负的工作任务。
二是盘活编制资源,发挥使用效益。通过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、“小弱散”事业单位整合等措施,统筹使用事业编制资源。根据全县教育布局调整,在机构限额内,设立三所公办幼儿园,从改革收回的事业编制中优先调剂保障幼儿园教师用编。同时,为落实安心托幼行动,在全市率先成立首家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,服务群众托育需求。结合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,缓解县级公立医院引进高层次人才难等问题,盘活县第二人民医院机构编制资源,明确编制仅用于高层次及紧缺专业医师引进,发挥编制的最大使用效益。
三是强化编制保障,服务全县引才。严格落实进人用编前置审核,加强与组织人社部门的审批联动机制,通过落实进人用编、工资变动、公车补贴等审核措施,从源头上把好人员“入口关”。为引进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,每年从事业单位招聘计划中,单列一定数量编制用于招聘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高层次人才。同时,畅通人才引育绿色通道,会同县委组织部、县人社局制定《歙县县外事业单位人才回归绿色通道实施方案》,为面向全国开展歙籍事业单位优秀人才回归工作提供编制保障,满足部分专业性较强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。